9月份有媒體報道稱“海航出價30億求購綠城”。隨后的9月下旬,又有媒體報道稱“銀監會要求信托公司調查與綠城有關信托”。數天之后,又有人稱“綠城或從港股退市”。最近,更有謠傳稱,綠城地產已經申請破產。 國內房地產經歷2009年、2010年異常火爆的市場行情后,國務院于2011年1月26日召開會議,發布房地產“國八條”要求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各地要確定價格控制目標并向社會公布。緊接著國內貨幣政策逐步從緊,各大銀行提高還貸比例,各地限購措施逐步落實,步步緊逼的調控政策,使得房地產市場的成交價和成交量于今年下半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銀河證券的房地產行業月報顯示,10月份30個監測城市的成交價格穩中有降,過半城市均價漲跌幅在5%以內,三成城市均價環比下降。重點城市均表現為價格平穩或下降,其中上海、杭州主城區環比降幅均超過15%,重慶跌幅亦超10%。 伴隨著量價萎縮,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開始危機四伏。最近發生的“綠城”事件就頗為吸引眼球。分析人士認為,最近,房地產商首要的任務是要增收節支,壓縮土地購買、投資項目進程,后續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 在全國房價下降的呼聲中,與樓市緊密相關的土地市場愈發趨冷。中國指數研究院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133個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積550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0%,同比減少37%;其中住宅類用地408宗,成交面積200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7%,同比減少45%。熱點城市中,深圳、廈門、福州、洛陽、吉林等城市則整月無住宅用地現身。廣州推出的19宗用地面積總計為41萬平方米的地塊無人問津。房地產“金九銀十”愿景徹底破滅。 國家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的調控政策以及房地產市場最近出現的一系列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的下跌和土地市場愈發趨冷是否會對安防市場需求造成影響?是否會連累安防行業的持續發展?尤其對樓宇對講、智能家居以及監控報警市場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 房地產作為安防產品主要的應用市場之一。隨著人們對居家安全、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高,房地產行業與安防行業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安防產品在新居民社區的運用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房地產項目對安防新產品的應用以及舊設施的更新換代都是刺激安防市場需求的增長點,其中樓宇對講、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以及監控、報警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 文章來源:
|